都不由得微微皱紧眉头,辩论的一方,就是用的他的理论,朱熹自然会将自己带入其中。
可这么一带入……
……朱熹竟然觉得,自己的程朱理学,似乎要落于下风。
“世间万物,随时都会变化,人们的忙碌之所以不停止,也是跟随着事物变化。”
“就算是公子哥。”
“早晨忙着喝花酒,中午和狐朋狗友鬼混,晚上再去逛窑子,忙碌的也并非同一件事。”
“所谓的科学,就是在推进事物的变化。”
“研究事物。”
“发现事物的本质。”
“从而一点点改变忙碌,让人们的忙碌,更加具有意义,从瞎忙转变为有意义的忙。”
孙翰林接替王翰林的位置,开始更深层次的阐述科学的观点。
科学的角度是。
——忙碌随着事物发展而发展,忙碌之所以不停,是因为事物不断在进行变化。
而科学。
就是探索发展变化,并且良性的改变人们所忙碌的东西。
“在之前,人们忙于耕种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周而复始,全家出动,无一例外。”
“而现在。”
“三种主粮——红薯、土豆、玉米问世,许多人的忙碌从耕种演变成从工。”
“在钢铁厂上班、在玻璃厂上班,甚至在家忙于读书。”
“忙碌并未停止。”
“就是因为事物在发展,在变化,而科学的存在,让原本产出10铜钱的忙碌,变成20铜钱。”
“甚至可以选择脱产,让父母养活,自己读书,谋求以后一天赚取30铜钱。”
“这就是科学对永恒忙碌的解释。”
孙翰林字字珠玑的说道。
“哗啦——”
一瞬间。
靠近秦淮河最近的那些听到孙翰林话语的百姓,都不由得拍起手掌,发自内心的萌生出喜悦。
孙翰林说的这些话。
生活在应天府的百姓们简直不能更认同,不少人在钢铁厂工作,包吃包住。
工钱还是耕地的三倍。
所有汉中府的普通百姓。
都以入职钢铁厂为荣耀。
这种忙碌的变更,如果是科学导致的,那么科学成为当世显学,他们举双手双脚赞同。
“……”
听到周围的掌声,学子们一个个黑着脸,明明在他们视角中,周瑜明给出的程朱理学解释堪称完美。
但谁曾想到。
科学侧的翰林们几句言辞,就博得满堂彩,而且科学的回答立意,似乎也是足够自洽。
完美的令人难以直接驳倒。
“等等。”
这时候,一道声音从学子们的船上响起。
一位陌生的面孔走出来。
开口说道。
“据我所知,所谓的三种主粮——土豆、玉米、红薯,外加应天府的钢铁厂,都是出自康王朱成之手。”
“和所谓的科学,又有何关系?”
说话的人正是李闯。
——那个最开始,和朱成吵起来的学子。
后来经由朱成出手救治伤寒学子之后,李闯心中大感羞愧,对朱成多有打听。
这几个很明显的成就,自然也就了然于胸。
他不明白。
为何由朱成引起的变革,现在听起来,好像是科学的功劳??
不合理啊!
“对,对啊,听起来,好像是这些变革,都是由科学引起,是不是有些不合理?”
“没错!!”
“……”
一时之间,学子们群情激昂,自以为抓到一个破绽。
——你科学可以说,忙碌是由变革所引起,但是又将变革归功在科学,那就不合理了吧!!
“咳咳——”
见到好似抓住翻盘机而群情激昂的学子们,翰林们相互对视,眼中充斥着古怪的神情,最终由王翰林站出来,咳嗽了两声,压低议论的声音,随后开口说道。
“有没有一种可能,就是那个……康王殿下,其实是科学的创始人??”
喜欢大明:老朱跪求我贪污!请大家收藏:(www.23wxx.cc)大明:老朱跪求我贪污!顶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