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宛童都笑着对丁秋楠说道,你们家每天都要吃掉这么多粮食,一般家庭还真担负不起呢,还得你男人才有这个能力啊!
后者笑了笑,家里孩子多,那是没办法。
光靠她自己那点工资,按照家里现在的消费水平,估计就只够养活她自己吧。
午休过后,周济民没让小金鱼她们继续帮忙,而是让丁秋楠盯着她们写作业。
有了上午的劳作,小金鱼她们倒也十分珍惜在客厅里学习的机会。
所以,就算外面米饭的芳香弥漫开来,钻进她们的鼻孔,她们也权当没有闻到。
因为相比起来,她们还是更喜欢现在平静的状态。
上午的忙碌,她们不想再来一次了。
张宛童仔细而认真地观察着周济民的每一个动作,虽然没有用笔记录下来,但绝对用心记住了。
酿酒工艺本来没什么特别的,但她却发现,周济民拿出来的材料,全都是好东西。
洗米的时候,她就发现了,大米质量非常不错,粒粒饱满圆润,非常诱人。
如果只是这样,她还没什么惊讶的。
可她发现,蒸出来的米饭,香味十足。
夹了一些放到嘴里,非常的美味。
这就很神奇了。
“济民,这些大米都是领导让人运过来的?”
“嗯,怎么了?有什么问题吗?”
“没问题。”
有问题也必须没问题啊。
转过天,米酒也快出来了,特别是糯米酒,盛了一点出来,喝到嘴里,唇齿留香。
“接下来就是把这些米酒蒸馏了,对吗?”
张宛童记录着步骤,周济民没有劝说,这些步骤,他早就公布出去了,爱记不记。
点点头,他没有应答,而是开始忙碌起来。
临近傍晚的时候,他才把部分的米酒给蒸馏好了,但还有不少没有蒸馏的呢。
要是在空间里泡制虎骨酒,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啊?
晚上吃过饭,等大家熟睡之后,周济民又出门了。
来到南锣鼓巷四合院,越墙走进后院西厢房,取下摄像头里面的录像,然后查看回放。
嗯,什么也没有!
也就是说,阎解成和于莉两夫妇还没进行下一步的夫妻生活呢。
差评!
吐槽了一句,周济民退出空间,给摄像头更换了电池,然后又检查了一遍,这才离开了四合院。
凌晨四点多,周济民又前往城外的鸽子市了。
自从前几天在城外的鸽子市淘到四件非常有价值的古董,这几天,他都屁颠屁颠地往外跑。
不管怎么样,古董这东西,收藏价值高嘛。
但能收藏更多具有能量的古董,以备不时之需,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京城地界,光是一个朝阳就大得出奇,何况还有四环、五环和六环呢?
光是城北和城东这两个方向的京郊鸽子市,那都是遍地开花。
只不过大多太小太远,而且聚集的时间也很短,可能他还在路上呢,人家鸽子市就散场了。
今天他去的是城外七八公里外的一个鸽子市,听说是附近七八公里范围内最大的一个鸽子市了。
身为星夜赶路人,周济民不辞辛苦,登着二八大杠,愣是骑行了十多公里才赶到。
主要是路太弯,天黑也看不清路,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导航啊。
不过,走进鸽子市之后,他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。
因为进入里面之后,里面十分热闹,明明天黑,大家也只是举着微弱灯光的油灯在交谈。
但是,三三两两聚一起小声讨价还价的情景,还是把周济民看得一愣一愣的。
相比他之前去的很多鸽子市,这地方的鸽子市,太另类了。
繁华,相当繁荣啊!
也不知道背后之人到底是谁,居然能聚拢这么多人。
眼前少说也有三四百人吧,街道有多长,他不知道,反正这规模,他是佩服万分的。
惊讶过后,他也懒得理会背后的事,反正他就是来采购古董的,搞完就跑。
大的鸽子市,果然很不同,商品种类多了不少。
连配电箱、打火机、电视机等这些贵重玩意儿,居然有人明目张胆的写在纸板上。
虽然没有把电视机等大件抱到鸽子市里面来,可这些人居然敢写在纸板上,说明电视机就放在附近。
周济民看到之后,目瞪口呆,大写两个服字。
人为财死鸟为食亡,老话果真不假!
要知道,一旦被袖章巡逻队发现,一台三四百元的电视机就会被罚没了,而且还会面临五到十年的刑罚。
严重的,甚至是一颗花生米。
鸽子市虽然是被默许的存在,但不能太过分。
一旦超过某些警戒线,只能采取雷霆手段,花生米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啧啧称叹几句,周济民没有驻足,继续往前面逛去。
卖衣服的、卖编织品的、卖野味的等等,真算得上琳琅满目了。
就是有点杂乱无章,而且啥味道都有,还那么融洽,也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风景了。
越是往里面走,周济民便越是惊讶,太大了。
如果此时有太空卫星的话,估计放大几十倍,应该能看到京城北边的这座小村庄里,应该算得上整个内地光亮最大的一块地方了吧。
毕竟此时可是凌晨四点多呢,其他很多地方也早就熄灯睡觉了。
逛着逛着,周济民突然看到一处摊位有聚了不少人,大家都在小声议论着,让他不由自主地往那边靠拢。
挤进人群,身为吃瓜群众,周济民终于看清楚里面的情况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我在四合院有个家请大家收藏:(www.23wxx.cc)我在四合院有个家顶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