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藩天刚刚亮的时候,就已经派塘马去传军令了,张名振,陈六御和钱达马上就会率兵出击,江南的清军在现在这种情况下,短时间内必定不敢再派兵南下,咱们的时间是充裕的。”
郑成功并没有任何要改变浙东地方治理模式的心思,他甚至除了“浙东行辕”的文官之外,不打算再增派官员北上,而是要大举提拔当地的乡绅。
当然,政治上的大局不变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完全不变,明郑的工坊,钱庄,还有没收自清廷官员和汉奸的土地,依旧会在有限的范围内,建立起完全服从于明郑体制,为明郑服务的管理体系。
明郑当前的实力还不允许郑成功在浙东大刀阔斧改革,他必须要先恢复实力,收复江南,取得对清廷的战略优势。其他的事情,只能是徐徐图之。
张煌言对此也早有预料,他在潮州主政那么多年,其实对于地方治理,很有心得,许多事情不是他想做,就能做的。地方尚且如此,更何况是诺大一个全局呢?
所以,这些年来,他已经学会了专注于自己的本职,现在定海和宁波两战缴获了很多物资,完全足够后面大军和官府大半年的开支了,他已经十分满意。
“下官明白,下官在宁波府也算说得上话,当初求学科考之时,便有不少良师益友相助,还有许多亲朋好友,定海县城便是仰赖他们迅速安定下来的。”张煌言拱手抱拳道。
“好,本藩就知道玄着你是能干的。”郑成功笑了笑,然后又沉声道:
“这仗打得太急,城中还有许多你的老友滞留,现在都在军情司的保护之下,你快去见见,安抚一番,城外还有许多一早听到风声,躲起来的,若是城内的人和他们联系,或许也能让他们早些回来。现在时局还是太乱了,待在外面,始终不安全。”
“是啊,虽然咱们围城很快,但是兵力不充裕,这不过一天一夜的时间,估摸着得有数百乱兵跑了,这些人要是潜伏到乡下,到处为非作歹,烧杀抢掠,那还了得?”冯澄世也在一旁应和道。
当然了,他们并不是在威胁张煌言,而是在告诉对方尺度。不要说国姓爷了,就算是张煌言,对于浙东的乡绅们,也得软硬兼施。那些愿意合作的人,自然会自己投上来,但那些担心清军又要打回来,不愿意合作的,就得使点小手段了。
而张煌言出马的好处,便是他有当地一部分人近乎无条件的信任,他做这些事情所遇到的阻力,无疑是最小的。
“藩主所言极是,现在战乱一起,灾民就遍地都是,乱贼溃兵一定会乘机作乱,下官其实也十分担心他们的安危。”张煌言顿了顿,然后又接着道:
“所以,下官想要动员城中的乡绅,和他们一起,开设粥棚赈济灾民,钱粮主要是咱们出,但是力和名,他们就需要出一些了。若是不来的,下官便亲自去请,这点薄面,下官还是有的。”
“好,本藩也正有此意,事不宜迟,玄着你立刻就去办。”郑成功大手一挥,当即给张煌言下了命令。
很快,在郑成功这里得到了明确的命令,同时对城中的钱粮和受灾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,张煌言便和冯澄世一起,下了城楼。
这个时候,“浙东行辕”下属的官员们也已经纷纷抵达,便是宣传司的张泰兴等人,也都在瓮城之中等着了。
他们宣传司自然也有任务,不过现在唱戏说书,自然是先别唱别说了,他们最主要的是,要在施粥发放物资的时候,想办法宣传明郑的政策,安抚百姓。
张煌言看到自己麾下已经在定海县城动员过的官员们,信心十足,他如今是回到了自己的主场。天时地利人和,三者兼备。
.
“嘭,嘭,嘭!”
又是几声闷响,东渡门城楼在郑军火炮的连续轰击下,不停颤抖,虽然他们也有所反击,但那些乱七八糟的火炮,威力根本无法和郑军的八磅炮相比,除了一开始,后面几乎相当于被动挨打。
城楼上驻守的绿营军士兵,甚至是八旗兵,此时也都是人心惶惶。李率泰亲自登城督战,被熏得一脸硝烟,他颓然坐在地上,脸上满是懊悔,心中甚至生出了要不要弃城突围的念头。
从昨天马信反正开始,他的指挥和反应其实都相当迅速,做出的部署也无可指摘,只是在马信所部的具体战力上,出现了预想不到的判断失误,最终使得全局崩坏。
只能说,战场之上,如果第一步错了,那便极有可能步步都会错。从马信的反正没能及时平定,甚至还损失了张杰和张国俊两支预备的绿营军开始,李率泰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九死一生,进退两难的境地。他只有冒险赌一把,才有胜算。
而他一开始也并没有放弃,甚至还主动出击了,前天傍晚调集长春门和灵桥门的守军出击,便是这最后一搏。毕竟,他九死一生,城外的郑军,也因为城中局势突变,变得十分被动起来。
但最终,所有的行动都迟了一步,原本扳回败局的行动,成为了加速失败的致命过失,最终形成连环反应,导致了最终的败局。这对于李率泰所造成的心理打击,无疑是巨大的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明郑1652请大家收藏:(www.23wxx.cc)明郑1652顶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