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从善如流,人陈到好歹也是卫尉,怎么可能一直干传令兵的活呢。
“诺~”
……
建安二十三年正月(218)
趁着曹操离开许都的机会,金祎、太医令吉本、少府耿纪、司直韦晃等一众九卿高官,认为自己世食汉禄,实乃汉臣也,不忍目睹汉祚将移,遂秘密联系南郡的关羽做为外援,而后带领亲族、部属、家奴在许都揭竿而起,趁夜攻打丞相府,杀死丞相长史王必。
然,起义太过仓促,城中仍驻守有千余曹兵,仅凭几百家奴与义士一腔热血,面对典农中郎将严匡率领的大军攻伐根本无力抵抗,遂被严匡全部屠戮一空,一场闹剧式的叛乱结束。
但许都起义,对曹魏政权稳定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,一时间,天下人心浮动,在魏与汉之间举棋不定。
相较于其他州,兖州就直白的多,虽然他们没有起义的动作,但士民频频走动,乡里相互连结,让曹魏驻兖州的官员如临大敌,生怕兖州再反。
雒阳的曹操得知消息后,直接将手里的碗摔碎,不仅是为朝臣的挑衅而愤怒,更多的则是为王必之死而感到痛心。
王必可是他从陈留起兵时就一直相随左右,虽名声不显,但他治理地方的能力,是曹魏阵营所公认的,曹操也一直非常倚重王他,从王必身负丞相长史一职就能看出。
愤怒的曹操没有失去理智,他知道眼下的重点在哪里,也知道此事带来的恶果,遂令于禁领兵五千返回许都,假节钺,稽查朝中的乱臣贼子,宁可错杀,不可放过,定要让欲反叛者胆寒。
同时,曹操恼怒关羽声援许都叛乱,大骂叛逆,遂命征南将军曹仁在南阳厉兵秣马,准备南下讨伐关羽。
消息传到武都,魏延只能兀自叹息几声,大汉又痛失忠臣矣,遂令全军将校素稿一日,为大汉忠臣送行。
同时,魏延让法正起草一篇讨曹檄文,痛骂曹操不忠不义,不仁不孝之举,并在檄文中强调,季汉会在开春之际北伐,为金祎、吉本等人复仇。
原以为此事就到此结束,在魏延召集法正、马谡等人苦思破敌之策时,一封从上庸送来的情报,让魏延等人找到了破敌的眉目,而且有很大的可能,汉军会在襄樊之战前取得重大突破。
二月初
曹操让曹仁备战南征,曹仁遂严令南阳太守东里衮为大军筹措粮秣,并征发劳役参与运粮、修筑防御措施等,全然不顾南阳士民的死活,本就饱受曹仁压迫的南阳士民这下直接炸开锅。
与其这样……,不如……
南阳士民为何会反抗,直接原因在于曹仁,在于曹操,间接原因则是魏延,当然,这么说好像有点牵强,总不可能魏延一直胜利也有错吧。
自赤壁、江陵二败丢失南郡大部后,曹军只得退守襄樊防御,曹操自知短时间已无力南侵,先后命乐进、曹仁在襄樊建立防线,抵御孙刘联军的攻伐,至于曹操则搬师回朝,然后将战略重心西移,夺取关中、凉州等地。
因为孙刘联军久久不至,曹操也就没过多的关注南阳,只是命乐进加快建立襄樊防线,可得不到中原支持的乐进,只能选择搜刮南阳士民,来完成襄阳、樊城一带的建设。
随后曹仁被拜征南将军督使荆北,为继续完善襄樊防线,不择手段在南阳郡大肆搜刮,无数次大征劳役,致使民不聊生,百姓们苦不堪言,民怨四起,但慑于曹军之兵锋,南阳士民敢怒不敢言,只能咬牙默默忍受着。
然而,一味的忍受换来的不是曙光,而是更加无情、更加暴露的压榨。
原本襄樊五万曹军的补给,是由中原统一供应的,但随着汉中之战开打,二十万曹军的粮秣补给已经让中原苦不堪言,根本无力再供养襄樊的曹军,于是曹仁只能继续搜刮南阳士民,继续加重赋税,继续加重劳役。
汉中之战结束,南阳士民以为会迎来曙光,然魏延、法正在陇西地区的布置被曹操洞悉,为了让陇西会战不再受粮草之忧,曹操持续向陇西地区输送粮秣、军械、银钱等物资。
再加上要防御从上庸而来的汉军,曹操又向荆北增兵一万,这样一来,荆北曹军的粮草问题非但没有被解决,反而越来越重,自然而然的,施加在南阳士民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。
这一次,南阳士族终于打算不忍了,这里可是南阳,光武皇帝的起兵之地,他们能忍耐到今天已经算对得起汉帝刘协的了。
有许都起义的前车之鉴,南阳士族们吸取教训,先明面上奉承曹仁,一应要求全部完成,成功将曹仁麻痹。
在暗地里,却联系士人和向汉之士,最后由宛城守将侯音、起义士人领袖卫开,以及诸葛亮、庞统的亲族好友一起写信给长沙的诸葛亮,以及上庸的庞统。
在信中,他们先大骂曹操、曹仁的无道剥削,南阳士民皆沸反盈天,而后阐述了南阳在曹魏统治下的惨状,希望季汉能为他们起义提供帮助,并为他们计划出一条可行的计策,用来推翻曹魏在南阳的统治,救南阳士民于水火。
南阳士族很聪明,他们没有去找在南郡手握重兵的关羽,因为关羽不一定会信他们的话,就算信了也无处验证,若心存顾虑又怎会全力相助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这个魏延不一样请大家收藏:(www.23wxx.cc)这个魏延不一样顶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